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资讯 > > 正文

胃切除后,又患上食管癌,医生用肠子造出“新”食管!|每日报道

2023-04-11 19:07:20 来源:扬眼 分享到:


(相关资料图)

胃癌7年后查出食管癌,胃已经被切除,但这次还要再切除食管。近日,南京市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近日成功实施一例“回结肠代食管术”,用“大肠+小肠”重造了食管,帮助患者恢复健康。

图源 视觉中国

据了解,回结肠代食管术被誉为食管外科界的“珠穆朗玛峰”,而对于患者王先生来说,则是重获新生的重要机遇。7年前,他被查出胃癌,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胃部切除术。2月初,他突然感觉自己无法进食,稍微硬一点的食物都难以下咽,连续几天只吃流质食物,症状逐渐加重,短短一周,体重下降2公斤。在家人的建议下,慕名来到南京市中医院求诊。

接诊的董国华主任介绍,王先生来医院的时候已经严重营养不良了,重度贫血,整个人状态不佳。询问了病史,他七年前曾经查出过胃癌,手术治疗后一直积极复查。可这次胃镜检查的结果提示是食管癌。

面对王先生的这样的症状,董国华主任组织疑难病例讨论。食管癌必须切除食管,常规方式是用胃代替,可王先生的胃也因为癌被切掉一大半,显然不可行。多方探讨后最终决定实施回结肠代食管术——“用大肠和小肠给王先生做个新食管”。

董国华主任介绍,“回结肠代食管术”,简单来说就是将结肠移植到原来食管的位置,替代食管的功能。由于操作复杂、步骤多、时间长、吻合口多,术后易感染、并发症多等因素,被称为食管外科界的“珠穆朗玛峰”。一般情况下,这是胸外科消化道重建方式中的最后选择,需要有严格手术指征。目前在全国,常规熟练开展此类手术的单位和医生不多。选择这种手术方式,对医生和患者来说,都是一个充满挑战,但又是“不得不”的选择。

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,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,手术由胸心血管外科景华教授和董国华主任主刀,考虑到本次采用的是回结肠代食道,特邀请肛肠科樊志敏教授协助,术中游离回结肠,保证血供。经过10小时的手术,手术顺利完成。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,王先生已经恢复健康,康复出院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

校对 王菲

关键词: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港澳超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